《专家来了》:得了胆结石 必须得切除胆囊吗?
文章来源:中国护胆联盟    浏览: 次    更新时间:2015-11-26

  偷偷告诉你

  盟盟君取经去了

  师从中国护胆联盟顾问专家

  四川结石病医院肝胆外科学科带头人

  黄大熔教授  

  为啥学习?且往下戳

  原因是:很多小伙伴

  在微信上咨询盟盟君关于胆囊切除的问题  

 

  

  

  

  华丽丽的分割线,我的课堂笔记  

  笔记:

  老师说:得了胆结石,只能把胆囊切掉。很多胆结石患者就诊时,常得到这样的答复。这个观念已经过时了,现在,不一定得切胆囊。  

  笔记:

  老师说:一些人主张切除胆囊,主要基于三个原因,一是保胆取石后,结石复发几率很高,患者难免再挨一刀;二是胆囊没多大作用,切胆对人体影响不大;三是切胆后,人体会代偿其功能,几个月后就适应了。  

  笔记:

  老师说:数十年前的旧式保胆取石手术是在非常落后的医疗条件下进行的,看不到胆囊内的情况,属“盲取”,无法将胆囊内结石取干净,因此将结石“残留率”误作成“复发率”,造成“复发率”很高的误解。

  如今,新式保胆取石手术在现代胆道镜、腹腔镜、硬镜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下,医生视野能深入胆囊内,可清晰无死角地将结石取干净。经过近20年的探索,保胆取石目前的5年结石再生率已可控制在2~10%,远低于被人们误解的所谓“复发率”,也远低于泌尿结石再生率。

  目前,专业结石病医院胆囊结石取净率更高,加上药物预防,以及日常饮食、生活习惯指导等措施,还能将结石再生几率降到更低。  

  笔记:

  老师说:胆囊不能随意切除,否则会带来多种负面影响:反流性胃炎、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胆总管结石发生率增加、术中胆总管损伤、结肠癌发生率增加以及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。

  切胆后,胆道胆汁逆流现象会增多,会增加胆道感染机会;空腹时,肝脏随时分泌的胆汁会连续进入肠道,在十二指肠蓄积,达到一定压力后逆流入胃,胆汁中的卵磷脂对胃黏膜的损害很大,可引起胆汁反流性胃炎。

  此外,患者胆总管结石几率增加,将给未来手术埋下更大隐患;有0.18~2.3%的胆管损伤,胆道损伤患者一年死亡率显著高于无胆道损伤患者;胆汁酸肝肠循环加快,次级胆汁酸在肠道中生成增加,其代谢产物对结肠肿瘤的增加有明显影响。  

  笔记:

  老师说:有人认为,人体可很快代偿胆囊功能,但实际情况要差很多。根据临床观察,大部分人代偿功能远远达不到人体所需。

  肝脏每天会分泌胆汁约800毫升,流入胆囊后,被胆囊浓缩30倍,并由胆囊进行储存。人们进食时,胆囊里的浓缩胆汁可迅速排空,进入消化道参与消化。胆囊若被切除,胆汁无法被储存、浓缩,人进食时,进入消化道的肝脏胆汁量少且稀释,容易引起人们消化不良,腹胀、腹泻等。  

  切胆后,建议患者须低脂饮食。但对部分患者,低脂饮食不会起到作用,经常性的腹胀、腹泻会伴随他们终身;同时,患者也无法在胆囊切除前确定自己能够适应低脂饮食。  

  综合而言,保胆好处是远大于切胆囊的坏处的。人们对新生事物有一个逐步接受的过程,对保胆取石也是如此。  

  目前,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大医院开始开展保胆取石手术。在四川、北京、上海、山东、广东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等地都有专业的结石病医院、大医院开展保胆取石。而随着中国首个爱胆护胆公益组织——中国护胆联盟的成立,“爱胆、护胆、保胆”的理念已不断深入人心,保胆取石终将成为主流。  

  ▲课余期间在四川结石病医院拍滴

  笔记:

  老师说,并不是任何患者都可以保胆取石。首先,患者胆囊功能尚在,如果已失去收缩排空、浓缩储存胆汁等基本功能,也不具有保胆价值。”此外,要想保胆,还须对胆结石早发现、早治疗,若久拖不治造成胆囊功能丧失,也只能切除胆囊。